《三峡》《滇游日记》阅读答案原文及翻译_《三峡》《滇游日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_《三峡》《滇游日记》阅读答案文言文翻译-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当前位置: 查字典诗词网 > 文言文 > 《三峡》《滇游日记》阅读答案

《三峡》《滇游日记》阅读答案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2.D)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虽乘奔御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C.其间千二百里(间,间隔,相距)D.哀转久绝(绝,极)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13.A )

A.不以疾也。 皆以美于徐公。

B.其间千二百里。 安陵君其许寡人也。

C.至于夏水襄陵。 贤于材人远矣。

D.春冬之时。辍耕之垄上。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B )

A.文章先写三峡的山的特征,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水的特点,布局自然。

B.文章第三段以“春冬之时”领起,时易则景异,先扬后抑,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C.文章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如“清荣峻茂”,以极为凝练的语言状写了四种各具特色的景物。

D.文章采用了对偶句式,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等。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滇游日记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指

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②,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③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

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削:陡峭 ②陨:坠落 ③摧:崩裂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有洞东向()(2)无逾此者( )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

译文:

18.阅读选文和《三峡》两篇文章,指出它们在 描写山势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参考答案

15.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16.(1)东:向东(2)逾:超过

17.过了一会儿,草根也不能承受手指的力量,幸好脚碰到了石头。

18.选文:侧面描写。《三峡》正面描写。

点击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