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重阳节的诗词名句总结_名诗名句-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当前位置: 查字典诗词网 > 名诗名句 > 有关重阳节的诗词名句总结

有关重阳节的诗词名句总结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我国继中秋节之后的又一传统节日。重阳之意源于《易经》,《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古人认为“九”与“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因此,重阳节被当作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古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说明魏晋时期已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唐代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宫廷、民间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明代,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清代,重阳节的风俗依旧盛行。1989年,农历九月初九被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秋季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向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最为人们熟知的应该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道出了重阳时节,所有作客他乡之人的普遍感受。古人的恋家情结比现代人更浓烈,独留他乡,会有一种强烈的漂泊感,家乡是他的根,离开家就如一叶浮萍,失去依附。在平日里,思乡念归之情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不会明显地表露出来,而在佳节来临的时候,这种感觉愈加地强烈,甚至一发而不可收。还有一句广为传唱的佳句出自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其实,这首诗描写的并不是重阳节情景,但因为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句,点出了重阳节的标志性活动,而被人们当作重阳节诗词看待。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

重阳节离不开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活动,诗词中都有体现。饮酒容易使人忘记尘世的种种烦恼,可那种醉酒后的潇洒开怀,仅仅是暂时,并非永久。“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此时有难以自持的愉悦感,恨不得将菊花插满头,才不辜负了这个重阳节。诗人的这种旷达中夹杂着凄恻低回的愁情,这是郁结的愁绪与登临的欣喜交织的结果。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写重阳菊花,饶有趣味。“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黄灿灿的花海中,偏有一丛白菊,它孤零零地站着,显得格格不入,又让人觉得惊喜,甚至亲切。因为它好似一个参与了少年歌舞会的白发老人,他与“少年”一起载歌载舞,活力四射。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趣味。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写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山水常在,生命有涯,明年的重阳节不知道还有几个人会在,所以他趁着几分醉意,手把着茱萸仔细端详。略带几分憨态,实则蕴含无限悲凉之感。

重阳节是一个与亲人团聚的日子,然而由于诗人漂泊之外,难以归家,佳节反而勾起思乡的愁绪。晏几道的“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便由重阳佳节宴饮之乐,引出对身世的感喟,抒发了客居思乡的悲凉心情。江总的“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思乡之情在淡淡的相问间流露出来。纳兰性德的“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化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宛若天成,不着痕迹,将重阳节浓浓的乡愁与羁旅之苦十分透彻地表现出来。王勃的“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思乡情怀与离愁别绪相互交织,更加重了乡愁。

重阳节思亲也是一个传统,独自一人捱过重阳,最令人伤情。“天与秋光,转转情伤”,天气变化无常,寒风凄紧,秋雨绵绵,带来阵阵寒意。秋景经不起这样的天气,仿佛转眼间就变得萧瑟凄凉了,真是让人伤感。其实,最让人伤情的不是外物的转变,而是独自一人承担这么多风雨。如果有人同你一起承受,狂风骤雨都不过是屋檐滴水;没人与你分担,即使是和风细雨都形同洪水猛兽。“探金英知近重阳”,看那菊花开得正好,重阳节就要到了,又是赏菊的好日子,怎奈人比黄花还瘦。重阳节的时候,天气骤凉,本该夫妻团聚赏花饮酒,同倚斜阳,可是他不在,她身心俱冷。“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半夜,清秋的寒风吹彻纱帐,孤枕上袭来阵阵寒气,这个重阳节没有半点的温馨。“遍插茱萸少一人”,孤独寂寥的情感无法排遣,只有借酒消愁,一个人对着清瘦的菊花到黄昏。更多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查字典诗词网”

唐宋时,重阳节后一天被称为“小重阳”,因此,人们连续两天宴饮、采摘菊花,诗人李白发出“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的感慨,表面上表达诗人对菊花遭遇的同情,实际上正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与不平之气。杜甫因病无法饮酒,以至于发出“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的嗔怪,将重阳节无法饮酒的落寞之情表现出来,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另有诗词表达饮酒之乐、时光易逝、人生无常、孤独寂寥等,如“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等等。

【附一:其他有关重阳节的诗词名句】

1.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宋•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2.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达。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宋•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唐•王之涣《九日送别》

5.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唐•王之涣《九日送别》

6.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明•文森《九日》

7.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8.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宋•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9.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0.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宋•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11.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唐•李白《九日龙山饮》

12.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3.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唐•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14.握齱东篱下,渊明不足群。——唐•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15.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宋•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16.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宋•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17.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宋•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18.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元•卢挚《沉醉东风•重九》

19.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元•卢挚《沉醉东风•重九》

20.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宋•宋祁《九日置酒》

21.携壶莫道登临晚,蝶双双为我留连。——元•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22.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元•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23.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唐•李白《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

24.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唐•杜甫《九日寄岑参》

25.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唐•杜甫《九日寄岑参》

26.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元•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27.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唐•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28.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唐•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29.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唐•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30.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唐•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31.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唐•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32.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宋•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33.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明•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34.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明•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35.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明•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36.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明•王逊《西夏重阳》

37.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唐•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8.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宋•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39.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宋•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40.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宋•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41.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明•赵时春《原州九日》

42.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清•妙信《九日酬诸子》

43.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清•妙信《九日酬诸子》

44.明•齐之鸾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九日登清水营城》

45.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清•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46.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清•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47.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唐•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48.自摘霜葱宜荐俎。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宋•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49.霜饱花腴,烛消人瘦,秋光作也都难。——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50.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51.欲赋归来,莫是渊明错。——宋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52.江山登览长如昨。飞鸿影里秋光薄。——宋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53.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宋•潘希白《大有•九日》

54.红萸佩、空对酒。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宋•潘希白《大有•九日》

民间故事继承了《续齐谐记》的故事梗概,再添上民间艺人想像创造的情节,又产生了很多重阳节传说的异文。这里选择了三则异文展示给大家。

【附二:重阳节起源的传说】

1.采自河南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子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谁知他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有一天,他忽炙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瞇瞇的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

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更多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查字典诗词网”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剑,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斗他不过,转身就跑。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

2.流传在陕西关中一带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

"庄 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点击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