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三月三日京都兰亭会诗_癸丑三月三日京都兰亭会诗王国维_王国维的诗_诗歌-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当前位置: 查字典诗词网 > 诗歌 > 癸丑三月三日京都兰亭会诗

癸丑三月三日京都兰亭会诗

作者:王国维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癸丑三月三日京都兰亭会诗

大挠以还几癸丑,纪唯说永和九。人间上巳何岁无,独数山阴暮春初。①

尔来荏苒经几年,岁星百三十周天。会稽山水何岑寂,来异国会群贤。②

东邦风物留都美,延阁沉沉连云起。翻砌非无勺药花,绕门恰有流觞水。③

此会非将禊事修,却缘禊序催清游。信知风俗与时易,惟有翰墨足千秋。④

忆昔山阴典郡日,郡中流寓多簪绂。会稽山水固无双,内史风流复第一。⑤

兰亭修禊序且书,书成自谓绝代无。一朝茧纸幽宅,人间从此无真迹。

后来并失唐人摹,近世仍传宋时石。⑥

此邦士夫多好事,古今名拓争罗致。我来所见皆瑰奇,二十八行三百字。⑦

开皇响殊未工,犹是当年河朔风。后代正宗推定武,同时摹本重神龙。⑧

南渡家家置一石,流传此日犹珍惜。偏旁考校徒区区,神采照人殊奕奕。⑨

行书斯帖称墨皇,况有真草相辉光。小楷几通越州帖,草书三卷澄清堂。10

古来书圣推内史,但有赞扬绝言议。我今重与三摩挲,请为世人阐真秘。11

昔人论书以势名,古文篆隶各异型。千年四体相嬗代,唯尽其势体乃成。12

汉魏之间变古隶,体虽解散势犹未。波磔尚存八分法,茂密依稀两京制。13

《墓田》数帖意独殊,流传犹出山阴摹。永和变法创新意,世间始有真行书。14

由体生势势生笔,书成始觉体势一。相斯小篆中郎隶,后得右军称三绝。15

小楷法度尽《黄庭》,行书斯帖具典刑。草书尺牍尚百数,何曾一一学伯英。16

后来鲁公知此意,平生盘礴多奇气。大书往往爱摩崖,小字《麻姑》但游戏。17

真行巨细无间然,先后变法王与颜。坐令千载嗟神妙,当日只自全其天。18

我论书法重感喟,今年此地开高会。文物千秋有废兴,江河万古仍滂沛。19

君不见、兰亭曲水埋荒烟,当年人物不复还。野人牵牛亭下过,但道今是牛儿年。20

【注释】①大挠四句:自黄帝时大挠以来不知经历了多少个癸丑,但人们只说起永和九年那个癸丑。在人世间哪一年没有上巳,而人们只记得山阴暮春之初那个上巳。大挠:传说中黄帝的史官,始作甲子,以干支纪时间。上巳:节日名,取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定为三月三日。《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山阴:即会稽。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②尔来四句:自此以来岁月荏苒,又经过多少年,岁星已经一百三十次运行周天了。而今会稽的山水是多么岑寂,我却来到他乡异国高会群贤。岁星:即土星。岁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自永和九年至1914年,共一千五百六十年,恰为一百三十周天。(qi挈)来:来到。群贤:王羲之《兰亭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③东邦四句:东邦日本的风物以留都为最美,藏书的楼阁深邃众多,连云而起。石阶下盛开的芍药花在风前翻动,还有流觞之水环绕门前。留都:指京都。日本于1869年迁都东京,以京都为留都。延阁:古代帝王藏书之所。此指京都大学。沈沈(tntn潭潭):宫室深邃貌。翻砌:在石阶上翻动。谢《直中书省》诗:红药当阶翻。流觞:古人于环曲的水流边宴集,于水上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于人前,即便取饮。称为流觞曲水。王羲之《兰亭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④此会四句:这次盛会不是为了修禊,只是借禊序来引发游兴。要知道风俗因时而改变,只有翰墨能千秋万代流传。禊(x系)事:指上巳日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禊序:指王羲之的《兰亭序》。以上十六句写日本京都兰亭诗会的缘起。⑤忆昔四句:遥想昔年王羲之在山阴典郡之日,流寓在郡中的不少是名门望族。会稽的山水固然是举世无双,王内史的风流也是世间第一。典郡:主管一郡的政事。王羲之时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流寓:流落在他乡居住的人。时中原战乱,晋室南渡,故不少显贵人家都流寓于江南。簪绂:冠簪与缨带。为古代官员之服饰,因以指显贵仕官。内史:官名。相当于郡守之职。⑥兰亭六句:兰亭修禊时王羲之作序并亲自书写,写成之后也自以为绝代所无。可是一朝这茧纸被埋入昭陵中,人间从此便失去了真迹。后来连唐人摹本也失传了,近世只存留宋代石本。茧纸:以蚕茧所制的纸。幽宅:陵墓。唐太宗喜爱王羲之书,死时命以《兰亭序》殉葬昭陵。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邵注引《法书苑》:王右军《兰亭修禊序》,真本以茧纸书,唐太宗初得之。查注引欧阳修《集古录》:《兰亭修禊序》,世所传本尤多,世言真本葬昭陵,唐末之乱,昭陵为温韬所发,所藏书画皆剔取装轴金玉而弃之,太宗时搜访集为十卷,模传之,分赐近臣,独《兰亭》真本亡矣。唐人摹:唐太宗曾命褚遂良、欧阳询等摹写《兰亭序》,刻于禁中。宋时石:指两宋时《兰亭序》的刻石。⑦此邦四句:这个国中多好事的人,争相收集古今著名的拓本。我来看到的都是瑰宝———二十八行三百馀字的《兰亭序》。此邦:指日本。瑰(guī归)奇:珍贵奇异之物。二十句:王羲之书《兰亭序》原迹,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⑧开皇四句:隋代开皇年间的响拓本还不算精工,仍保留着当年河朔地区的朴拙之风。后世谈到《兰亭序》的正宗时先推定武本,同时的摹本中也重视神龙本。开皇响拓:指传世的《开皇兰亭》。原石刻于隋开皇年间。现存拓本有二:一署开皇十三年十月,一署开皇十八年二月廿日。响拓,为古代摹写的一种方法。即把纸或薄绢覆于墨迹上,向光照明,双钩填墨而成的副本。河朔风:《开皇兰亭》书法朴拙迟重,与河朔地区的民风相应。定武:北宋时在定武(今河北真定)发现《兰亭序》刻石。传为唐欧阳询据王羲之真迹摹写上石。历来推为《兰亭》诸刻之冠。今传世《定武兰亭》有二:一为元柯九思藏本,一为元独孤长老藏本。神龙:指《神龙兰亭》,因其前后有神龙半印,故称。神龙为唐中宗年号。传为唐褚遂良据王羲之真迹摹写上石。定武与神龙为《兰亭》的两大系统,后世据此摹刻者不绝。⑨南渡四句:南宋时文人几乎家家存有一石,流传到今日还值得珍惜。人们考校各本的偏旁点画的同异,实在太拘泥了,《兰亭》的佳本自有奕奕照人的神采。南渡:指宋室南渡。南宋时不少文人摹刻《兰亭》,流传如《玉泉本》、《王沆本》、《宣城本》、《王晓本》、《唐荆川藏本》、《王伯谷鉴本》、《何氏东阳本》等,皆号称宋拓本。偏旁考校:考据家往往根据帖中某字损或未损,以及点画偏旁的微小差异,以鉴定帖的拓出时代及真伪。区区:琐碎,拘泥。0瑏瑠行书四句:行书中以《兰亭序》帖可称为墨皇,何况还有其他的真书草书帖光辉相映。小楷中有几种越州帖,草书中还有三卷澄清堂帖。墨皇:《兰亭序》帖历来论者评价极高,称之为墨皇、百代书法楷模、神品、天下第一行书。越州帖:即《越州石氏博古堂帖》,南宋绍兴初年越州(今浙江绍兴)石邦哲摹勒。所刻汉、魏、晋及唐人书凡二十七种。今仅存王羲之、王献之及欧、虞、褚等小楷十一种。此帖摹勒精工,为世所推重。澄清堂:指《澄清堂帖》。南宋人所刻丛帖。现残存宋拓本前五卷,皆王羲之书。0瑏瑡古来四句:自古以来的书圣,首推王羲之内史,人们对他只有赞扬而没有非议。我如今重为再三摩挲,愿意给世人阐明其中的秘奥。书圣:指造诣最高的书家。朱履贞《书学捷要》:夫右军,书圣也。摩挲:以手抚摩,意谓研究、琢磨。0瑏瑢昔人四句:从前人论书法,着重在它的势,古文、篆书、隶书各有不同类型。千年来书法四体相接嬗代,只有能尽它的势才能形成体。昔人句:东汉书论家蔡邕著有《九势》一文,分别论述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笔、横鳞等九种书势。晋人卫恒又撰有《四体书势》,论述古文、篆、隶、草四体书势。文内引述蔡邕《篆势赞》、崔瑗《草书势赞》及卫恒《古文势赞》、《隶势赞》。晋索靖有《草书势》,传王羲之有《笔势论》。四体:即古文、篆、隶、草四体。嬗(shn擅)代:更替。0瑏瑣汉魏四句:汉魏之间古隶发生变化,隶体虽已解散而隶势还未全失。楷书中的波磔尚保存八分之法,字形的茂密还依稀看到两汉的定制。古隶:指汉代的隶书。波磔(zh谪):即捺。或谓横过曰波,微直曰磔。八分:魏、晋时楷书亦称为隶书,因把波磔鲜明的古隶称为八分,以示区别。两京:汉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代指汉代。四句意说,汉隶变为楷书,楷书的笔势还保留隶意。0瑏瑤墓田四句:《墓田》等数帖的笔意独特,流传世上的是王羲之的摹本。直到永和年间王氏才更变成法别创新意,世间才有所谓的真行书。墓田数帖:指《墓田丙舍帖》、《昨疏还示帖》、《力命表》等帖。魏钟繇书,传世之本传为王羲之临本。书法闲雅萧散,犹有汉魏隶书质朴之致。山阴:王羲之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故称。变法:王羲之书学卫夫人、钟繇,后来精研体势,变法出新,改变汉魏以来带有隶意的质朴书风,创出妍美流便的新体。晋陶弘景《论书启》:逸少(羲之字)自吴兴以前,诸书犹未为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0瑏瑥由体四句:由体生出势,由势生出笔,写成之后才感到体与势合而为一。李斯的小篆和蔡邕的隶书,加上后来的王羲之的真行书,可称为三绝。相斯:李斯。曾为秦丞相,故称。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登泰山,李斯书《封泰山碑》(又称《泰山刻石》),为秦代标准字体小篆。中郎:指蔡邕。东汉末曾为左中郎将,故称。蔡邕善隶书,不少汉代碑刻,被后人附会为其所书。熹平四年(公年175年),与堂典等写定六经文字,其中一部分由蔡邕书丹上石,立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0瑏瑦小楷四句:小楷的法度已尽备于《黄庭经》中,而行书则以这《兰亭序》帖为典范。草书还有百多通尺牍,哪里会一一都是学张芝的呢?黄庭:《黄庭经》,王羲之的小楷帖。末署永和十二年五月。《黄庭经》雍容和穆,为小楷之上品。李白《送贺宾客归越》诗: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因亦称《换鹅经》。伯英:东汉书法家张芝,字伯英。相传他变易草法创为今草,用笔连绵不断。唐孙过庭《书谱》载王羲之语,谓顷寻诸名家,钟(繇)、张(芝)信为绝伦,其馀不足观。王氏之草书,亦颇受张芝影响。前人论王书,多谓其正书学钟繇,草书学张芝,王国维则认为王氏已自出新意。0瑏瑧后来四句:后来的颜鲁公就领会到这个意思,他平生所书气势磅礴,多有奇气。大字往往喜爱摩崖石刻,《麻姑仙坛记》那种小字只不过是游戏之作而已。鲁公:颜真卿。唐代书法家。曾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颜真卿书法,字画刚劲,气势奇伟。历来论者认为颜真卿更变古法,自成一格,世称颜体。苏轼《东坡题跋》:(颜真卿)雄秀独出,一变古法。黄庭坚认为颜真卿书法超轶绝尘之处似王羲之,又谓颜鲁公书虽自成一家,然曲折求之,皆合右军父子笔法(见《山谷题跋》)。摩崖:指在山崖石壁上的题刻。汉、魏摩崖石刻,多雄奇宏伟之作。麻姑:指《麻姑仙坛记》小字本。颜真卿撰并书,小楷。计四十六行,行约二十字。有刻本传世。0瑏瑨真行四句:先后变法创新的王羲之与颜真卿,无论是真书、行书,或是大字、小字,都是无可非议的。这些作品使得千百年来的后人嗟叹神妙,但他们当初创作时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天性而已。无间:无懈可击,无可非议。《论语?泰伯》:子曰:禹,吾无间然矣。全其天:顺其天性。《吕氏春秋?本生》: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高诱注:全,犹顺也。陈奇猷校释:天,指天所赋于人者,即天性与生命。0瑏瑩我论四句:我谈论书法时又引起感叹,今年在这里召开盛大的聚会。文物千年来虽有兴有废,但仍像江河般奔流万古。高会:盛会。滂沛:水流盛大众多貌。0瑐瑠君不四句:你没有看到:兰亭曲水已埋没于荒烟野草之中,当年的人物也不复存在。农人们牵着牛在兰亭下走过,只说今年是牛儿年了。野人:指农夫。牛儿年:癸丑年,地支生肖属牛,故称牛年。王国维于壬子年除夕前一夜,曾致书缪荃孙云:春间,此间日人有兰亭会之举,因系永和后第二十六癸丑之故。讵知故国乃无年号可呼,与称牛儿年何异!以之相譬,可发一笑。时清朝已亡,改用民国纪年,故无年号可呼。末句流露出遗老的伤感。题殷虚书契考释1915年1月,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一卷书成。此书考索文字,考求典制,稽证旧闻,创见甚多。其中不少内容,采用王国维之说,及成书,又请王氏校写。王氏为撰前后序各一,对此书作出高度评价,认为此三百年来小学之一结束也。序成,意犹未足,复拟题诗四首,后仅成此篇。不关意气尚青春,风雨相看各怆神。①南沈北柯俱老病,先生华发鬓边新。②【注释】①不关二句:不关我们还有青春时的意气,在风雨中彼此相看,感伤无限。上句语本陈师道《次韵晁无冬夜见寄》诗:老子形骸从薄暮,先生意气尚青春。风雨:喻危难和恶劣的环境。《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因用为朋友互相勖勉之辞。怆神:神伤。②南沈二句:南沈和北柯都已老病交侵,先生的白发也新从鬓边长出了。南沈:指沈曾植。沈氏时寓居上海,颜所居曰海日楼。北柯:指柯绍。柯字凤荪,号蓼园,山东胶县人。近代学者、诗人。王国维曾谓今世之诗,当推柯凤老为第一。(见郑逸梅《艺林散叶》)是时柯氏留居北京。先生:指罗振玉。时罗振玉四十八岁。次年12月29日,王国维致罗氏书云:前年《殷虚书契考释》成时,前印公写照,维本拟题诗四首,仅成一首,故未题。其诗云云。现凤老不知何如?乙老多痰,然无甚病,尚足支十年。公年力俱尚未艾,此数年中学问上之活动总可继续二十年。试思此十年中之成绩以度后之二十年,其所得当更何如!公之事业尚未及半,切勿以小事介于怀抱而使身体受其影响,此非维一人之私望也。


  点评:癸丑年三月三日,即1913年4月9日,王国维在日本京都参加彼邦人士举行的兰亭诗会,纪念东晋永和九年癸丑(353年)在会稽山阴的兰亭盛会。三月三日为上巳之辰,会稽内史王羲之与当时名流谢安、谢万、孙绰、孙统、王彬之等亲友四十一人修禊于兰亭,宴饮赋诗,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并亲以茧纸、鼠须笔书写序文,即著名的《兰亭集序》,简称《兰亭序》、《禊序》。此序传世拓本甚多,不少流传到海外。时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原田雨山等及罗振玉共约,各以所藏之佳本公开展览,王国维亦参与此会,并作诗以纪其事。诗中考订《兰亭序》的版本源流,阐述自己在文字书体问题上的见解,并对王羲之、颜真卿的变法精神给予高度评价。本诗可作王国维的书论来读。


点击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