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山人善琴》与《口技》阅读对比原文及翻译_《乔山人善琴》与《口技》阅读对比阅读答案_《乔山人善琴》与《口技》阅读对比文言文翻译-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当前位置: 查字典诗词网 > 文言文 > 《乔山人善琴》与《口技》阅读对比

《乔山人善琴》与《口技》阅读对比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乔山人善琴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⑧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⑥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⑨为业。今客鼓⑦此,酷类⑩其声耳。”

注释

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 ⑥扣:问,询问 ⑦鼓:弹琴 ⑧尝:曾经 ⑩类:像 ⑨絮:棉花

译文

在开国的时候,有个乔山人善于弹琴。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奇异的人传授。常常在荒山野岭,多次地弹奏,连飞鸟和凶猛的鹘鸟都为之悲鸣。一次他游历到楚国,在旅店弹奏洞庭曲。隔壁的一位老妇人听了琴音,非常感动,不禁感叹惋惜。曲子弹奏完了,乔山人叹息道:“我弹琴大半辈子,终于在这里遇见了知音!”敲门问她,老妇人说道:“我的老伴活着的时候,是以弹棉花当作职业的。今天听见你在这里弹琴,太像我老伴弹棉花的声音了!"

百分网表达主旨

表达两种意思

1、对牛弹琴

2、知音难觅

3、同时也表现出知音难觅,高超的技艺难被人欣赏。

运用手法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通过侧面烘托,表现出乔山人技艺之高超,表达对民间艺术的赞叹,和口-技都从侧面和正面进行描述的,侧面更能突出乔山人琴技超群。

口-技

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翻译

京城里有一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正赶上(有人)大摆酒席请客,在大厅的东北角,设置(安放)了八尺宽的屏风,口-技人坐在屏风里面,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所有宾客围绕而坐。一会儿,只听到屏风里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幽深的巷子里有狗叫声,(接着)便(听见)有个妇女被惊醒,打哈欠,伸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不久,小孩子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醒了,妇人拍着小孩子给他喂奶,小孩子含着乳头仍然啼哭,妇人一边拍着一边轻声哼唱哄小孩入睡。又有一个大一点的孩子醒了,唠唠叨叨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女用手拍着小孩子的声音,嘴里哼唱哄小孩子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的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发出,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这口-技艺人的表演)真是妙极了。

不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约约听到有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子、器皿倾斜翻倒的声音,妇人在睡梦中咳嗽的声音。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地把身子坐端正了。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叫,妇人也起来大叫。两个孩子一起哭起来。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大喊,成百上千个孩子大哭,成百上千条狗狂叫。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火焰燃烧的爆裂声,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起响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的求救声,(众人)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在火中)从自家抢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种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这里所有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里有上百个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任何)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打着哆嗦,几乎都想争先恐后的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所有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风往里一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断句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更多文言文阅读请关注查字典诗词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内容。敬请期待!

点击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