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简说(二十八)读书法 有叁到─就人问 求确义原文及翻译_弟子规简说(二十八)读书法 有叁到─就人问 求确义阅读答案_弟子规简说(二十八)读书法 有叁到─就人问 求确义文言文翻译-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当前位置: 查字典诗词网 > 文言文 > 弟子规简说(二十八)读书法 有叁到─就人问 求确义

弟子规简说(二十八)读书法 有叁到─就人问 求确义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弟子规简说(二十八)

读书法 有叁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我们是否感到纳闷,为何自己已经很用功了,却老是不长进,常常落在人后呢?是不是自己天分不够,还是读书的方法需要改进呢?每个人的天分本来就不同,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如果能掌握好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学习必能事半功倍。这段《弟子规》裡告诉我们读书常要留意的方法,虽然常常听到,却是容易疏忽而不能坚持到底。现在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体会这些方法吧!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叁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叁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段;这段还没读完读通,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另一段,而东翻西阅,不肯定下心来,按部就班地读完。

读书时,要有规画,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有余裕,就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读,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画好,就要赶紧用功,遇到滞塞难通的地方,更要专心研究,只要工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解!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其意自现」。有疑问的地方,经反覆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读书法,有叁到,心眼口,信皆要。」「到」是到达的意思,叁到就是读书时,心、眼、口都一起用到读书这件事情上。「信」是实实在在的意思。肯用心思惟、肯用眼睛专注书中的文字,肯用口清楚地念出字音来,这就是实实在在地心到、眼到、口到了。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无论读那一本书,一定要从头到尾按顺序看过一遍,如果只是乱翻几页,摘录几段,对于整本书的精义,就会茫茫然而不知其所指了!清朝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曾国藩先生,他读书有个习惯,所谓「桌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无书」。书桌只摆一本现在要读的书,则注意力全都会集中在这本书上。有很多人,书桌上摆满了要读的书,这本读了几页,又翻翻那一本,那本掀了几章,又换另一本,两个小时下来,每一本书都翻过了,好像摆地摊一样,通通摊在眼前,结果没有一本是读完的。古今善于读书的人,一书在手,通本读完,正是把握住「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的读书塬则。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一般人常犯「紧为限,宽用功」的毛病,把功课排得密密麻麻,无法专心用功,又怀着应付的心态,因循拖延,最后草草交代,就谈不上什么工夫了。所以「紧用功」告诉我们一开始就要全力以赴,不要再拖延等待了!遇到困惑不了解时,不必苦求强记,要从容涵泳,今天研读几遍,明天研读几遍,心中常常思惟不忘,时间一到,便有豁然通达的光景。因此,读书好比「煎药」一样,一开始要用大火煮才能滚沸,接着就必须用小火慢慢熬炼,药材的药性才会渗到汤液裡,发挥出药效。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札」,塬是短薄的木简,犹如现在的小纸片。用小纸片把心中的疑惑记下来,一方面提醒自己反覆思索,一方面可以很明确地向人提问题。古人常用这种工夫,所以学问扎实而不肤浅,值得我们效法!

老生常谈的方法往往是我们容易疏忽的,当我们读书的成效不彰时,就让我们试试上面的方法吧!

点击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