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原文原文及翻译_石钟山记原文阅读答案_石钟山记原文文言文翻译-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当前位置: 查字典诗词网 > 文言文 > 石钟山记原文

石钟山记原文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石钟山记(苏轼)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①。”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②。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馀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③。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然④。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⑤。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人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⑥。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⑦:“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⑧。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⑨。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⑩。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献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李渤之陋也。

◇注释 ①《水经》:是一部记叙我国水道源流的书,相传为汉代桑钦所作。苏轼所引《水经》两句和《水经注》四句,今本均无。

②郦(lì)元:郦道元的省称。北魏时范阳涿鹿(今河北怀来)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四十卷。

③函胡:模糊厚重。此处谓南边那块石头其声模糊厚重,北边那块石头其声清脆悠远。枹(fú):木制的鼓槌。腾:扬起。句意是:鼓槌停止打击了,但音响未绝,余音才慢慢消失。

④硿硿(kōng_kōng):以物击石所发之声。

⑤莫夜:暮夜。莫,同“暮”。

⑥磔(zhē):鸟鸣声。

⑦欬(kài):咳嗽的声音。

⑧噌吰(chēng_hóng):洪亮的声音。

⑨涵澹:水动荡的样子。

⑩窾(kuǎn)坎:击物声。镗鞈(tāng_tà):钟鼓的声音。

无射(yì):钟名。钟成于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21年)。

陋者:识见浅陋的人。考击:敲打。得其实:获得其真相。

◇鉴赏 这是一篇游记文,通过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索,说明了求实精神与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提出前人有关石钟山得名的一些说法,作者对其表示不满足与怀疑。其后因事过湖口,便对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这才明了山之以“钟”名的真相。从而对以前无数疑案一一破尽,得出凡事不能臆断、必目见耳闻而后确知的道理。

文章走笔流畅,叙事与议论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有时寓论断说理于叙事之中,有时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用笔丝丝入扣。而文中对泛舟石钟山下的夜景描写,形象生动,有声有色,读之仿佛置身其中,打破了一味叙事、说理的单调气氛,烘托出一番独特的意境。且其中含有深意,与文章的主旨起到了很好的配合作用。

◇妙评 平铺直叙,却自波折可喜,此是性灵上带来文字,今古所希。千古文人,唯南华老仙、太史公、苏长公字字挟飞鸣之势。

——明·郑之惠《苏长公合作》卷二

篇中辩驳过而叙事,叙事过而议论,议论过而断制,按节而下,其起落转换,融成一片,无迹可寻。此等笔力,惟髯苏能之,以天分最高,非可学而至也。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三

记山水,并悟读书观理之法,盖臆断有无,而或简或陋,均非可以求古人也。通体神行,末幅尤极得心应手之乐。

——清·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二十三

点击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