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圉论楚宝 | 古文有点乐网原文及翻译_王孙圉论楚宝 | 古文有点乐网阅读答案_王孙圉论楚宝 | 古文有点乐网文言文翻译-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当前位置: 查字典诗词网 > 文言文 > 王孙圉论楚宝 | 古文有点乐网

王孙圉论楚宝 | 古文有点乐网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王孙圉论楚宝(选自《国语·楚语下》) 【原文 】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①。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②?”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③。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④。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⑤。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⑥。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⑦;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⑧;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⑨;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⑩;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11}。”

【注释】 ①飨(xiǎng):设宴招待。

②赵简子:晋大夫,名鞅。鸣玉:把身上的佩玉弄得叮当作响。相(xiàng):相礼,在礼仪中辅助国君。白珩(héng):楚国贵重的佩玉。

③观射(yì)父(fǔ):楚国的贤大夫。训辞:指外交辞令。行事于诸侯:往各诸侯国从事外交工作。口实:话柄。

④左史倚相:楚国的史官,“左史”为其官名。周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训典:先王遗留下来的典籍。叙百物:有次序地安排各种事务。献善败:陈述善恶成败的道理。顺道其欲恶:指顺从神的爱恶行事。

⑤薮:大泽。云:即云梦泽,在今湖北。徒洲:洲名。箭:小竹。赋:指兵赋,军用物资。戒不虞:防备意外之患。

⑥诸侯之好币具:与诸侯修好的币帛等礼物具备了。皇:大。保:安定。

⑦圣:指圣人。制议百物:谓能够裁决议酌各种事物。

⑧玉:指用作祭祀的玉器。

⑨龟:指用来卜筮的龟甲。宪:显示。臧否(pǐ):吉凶。

⑩金:古人把金属制成的器物都叫金。

{11}哗嚣:指鸣玉发出的声音,带有讽刺之意。

【鉴赏】 本篇选自《国语·楚语》。记叙的是楚国大夫王孙圉出访晋国,在宴会上答复晋大夫赵简子傲慢提问的一段话。当时,王孙圉代表楚国访问晋国,作为晋国正卿的赵鞅一面鸣玉自炫,一面问楚之白珩所值几何,公然挑衅楚国的尊严。

面对赵鞅的行径,王孙圉针锋相对,首先提出楚国对宝的认识,认为白珩“未尝为宝”,楚国以贤者为宝,贤者能辅佐君主,补过行善;以云梦泽为宝,云梦能出产万物,利国利民。进而归结为只有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的人或物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宝。最后针对赵鞅以玉为宝,直截了当地指出像这类哗众取宠的玩物不能算做宝贝,对赵鞅“鸣玉以相”进行讽刺。王孙圉就“宝”字生发出楚国的强盛和崇尚,无论在在气势上还是在境界上都压倒了对方。

文章事简言详,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逼真。

■妙评 前以贤人为宝,后以地利为宝,俱从国家关系处立论,便令简子哗嚣之美,哑然失色,真可谓识宝之人。

——清·过珙《古文评注全集》卷二

点击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