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原文原文及翻译_原道原文阅读答案_原道原文文言文翻译-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当前位置: 查字典诗词网 > 文言文 > 原道原文

原道原文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原道(韩愈) ◇原文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①。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②。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③。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④。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⑤。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⑥,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⑦。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⑧。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⑨。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⑩。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注释 ①原道:探求道的本原。原,推究,探求。博爱:无所不爱。博,大。行:行动,做实际工作,实践。宜:适宜,合乎现实。由:从。之:往。焉:语词。足乎己:自己心中很满足很愉快。指行仁义的结果,自然心安理得,不需要外来的帮助和安慰,即“无待于外”。

②定名:定,固定,一定。名,事物的名称。此句是说仁与义具有一定实际内容,名实相符,故曰“定名”。虚位:空位。此句是说道德需要实际的内容去充实它,故曰“虚位”。

③老子之小仁义:老子将道德与仁义分开,把仁义放在道德之下。所以说老子小仁义,把仁义的内容看轻了。

④煦煦:和蔼的样子。这里指所爱不广。孑孑:形容孤立。这里指脱离现实。

⑤周道衰:指周朝自平王东迁之后(史称东周),诸侯并立纷争,政令无能统一全国。孔子没:孔子死后,诸子百家争鸣,孔子的儒家也分裂为若干派别。没,同“殁”。火于秦:指秦始皇三十四年,下令焚烧秦国以外的历史书籍以及不是博士掌管的民间所藏的诗、书、百家语。火,作动词用,指焚烧。

⑥为孔子者:尊信孔子学说的人。为,学习。自小:自卑,贬低自己。

⑦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四民,士、农、工、贾。六民,再增加僧、道。

⑧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古之教者指儒教。今之教者指佛教、道教和儒教。故称儒教“处其三”。

⑨资焉:依靠于此以为生活的意思。

⑩木处而颠,土处而病:处,居。木处,指洪荒时期,人民于树上架巢而居。土处,即穴居野处。这两句是说木处有倾覆的危险,土处有碍卫生容易生病。一说夏居木上,冬居土室。

赡:给足,充分供应的意思。湮郁:抑郁,情志抑塞不舒。强梗:骄横跋扈。

符玺、斗斛、权衡:符,凭证信物。玺,玉制的信印,秦及其后专为皇帝所用。十升为斗,十斗为斛。权,秤锤。衡,秤杆。

“圣人不死”四句:出自《庄子·胜箧》。这是庄子不满现实的话,意思是说大盗不但窃国,同时盗窃圣智维持其统治。

弃而君臣:指僧人见皇帝不拜,不行君臣之礼。去而父子:指僧人弃世出家,不娶妻,不生子,不事生产劳动。而,代词,你。清净寂灭:佛家以离恶行烦恼为清净,以涅槃为寂灭。

《传》曰:所引的话出自《礼记·大学》。宋儒把《大学》篇、《中庸》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外天下国家:外,推而远之,遗弃的意思。天常:伦常。即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等封建社会种种人际关系。

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之”的“夷”作动词,作夷族看待。“中国之”的“中国”,也是动词。如夷族行用中国礼,则以中国对待。中国,指当时中原地区汉族国家。

亡:同“无”。这两句意思是说夷狄虽有君主却无礼义,还不如中原没有君主之时。

《诗》:指《诗·鲁颂·璃宫》。古代称西方少数民族为“戎”。荆:楚国。舒:附属楚的小国,今安徽舒城地区。春秋时,周朝把荆、舒当做夷狄看待。膺:打击。惩:惩罚。

胥:相引的意思。

以之为己:以,用。之,指“先王之教”。为,治。己,自身。

生则得其情:指人与人的关系合乎情理。死则尽其常:是说人人终其天年,丧葬都节之以礼。郊:祭天。假(gé):同“格”,来。庙:宗庙祭祀。人鬼,指逝世的祖宗。飨,同“享”,饮食。

择焉而不精:是说材料丰富而欠精当。这句指荀子的言论。语焉而不详:是说讲得过于简略而欠详细。这句是指扬雄的言论。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两句意思是说佛老之道,不塞不止;圣人之教,不流不行。

人其人:第一个“人”字作动词,意思是说使僧道之徒返还世俗。庐其居;庐,作动词。寺院利用为民房。

◇鉴赏 韩愈的这篇《原道》,是在唐代佛老盛行、藩镇割据、宦官专权、道丧文颓的情况下,以扶树儒道为宗旨,探讨儒道本原,排攘佛教异端。

文中,作者始终把尊儒与攘佛捆在一起论述,尊儒正是为了攘佛老。认为老子的学说是“去仁与义”的“一人之私言”,是“坐井观天”;而佛教所遵循的是弃君臣、去父子、禁生养的破坏伦常道德的邪道。认为佛老是民穷、国乱、政权不稳的重要根源。就唐代时弊而言,当时佛教兴盛,佛教徒大量增加并依附于统治阶级,形成庞大的寄生阶层。这个寄生阶层占有大量土地,建有宏大的寺院,不纳赋税,不服公役,不劳而食,严重损害国计民生,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韩愈对佛老的抨击,就社会现实而言,是有积极意义的。

文章结构谨严,气势磅礴,波澜起伏,大开大合;作者博古通今,说理雄奇奔放,论述有立有破,句式错综复杂,表现出韩文雄健宏伟、浑浩流转的艺术特色。此外,前人非常称赞这篇文章的布局,说如同一座宫殿,厅堂院室,无不具备,错落有致而又各得其所。

◇妙评 孔、孟殁,大道废,异端炽,千有余年,而后得《原道》之书辞而辟之。理则布帛菽粟,气则山走海飞,发先儒所未发,为后学之阶梯,是大有功名教之文。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七

《原道》只原出合仁与义而言之道。起四句作两提两顶看,便通身俱灵。仁义何施?施之天下国家,蕃而为日用,大而为伦纪者是也。彼老佛者,废日用,离伦纪,由于外天下国家而空治其心,故仁义无所施。尊道统者所必斥也。读者不揭出仁义,则漫无主张;作者不频频勾勒仁义,则古文意到法也。光明洞达,《孟》后一篇。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四十六

浑浩流转,傲岸不群,可与子舆氏若干卷书并勒不朽。

——清·过珙《古文评注》卷六

点击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