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 (选自《战国策·赵策四》)原文原文及翻译_触龙说赵太后 (选自《战国策·赵策四》)原文阅读答案_触龙说赵太后 (选自《战国策·赵策四》)原文文言文翻译-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当前位置: 查字典诗词网 > 文言文 > 触龙说赵太后 (选自《战国策·赵策四》)原文

触龙说赵太后 (选自《战国策·赵策四》)原文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触龙说赵太后 (选自《战国策•赵策四》)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①。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②。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③!”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④。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⑤。窃自恕,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⑥。”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⑦。”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⑧。”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⑨。”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⑩。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11}。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12}。”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13}。”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14}。”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15}。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16}’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17}?”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18}。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9}?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20}。”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21}?”

【注释】

①太后:即赵威后。新用事:刚开始执政。

②强谏:极力规劝。

③唾:动词,吐唾沫。

④盛气:怒气冲冲。揖:《史记•赵世家》作“胥”。“揖”当是“胥”字传写之误。胥,同“须”,等待的意思。

⑤徐趋:慢慢地跑。古代臣见到君应快步走,以示恭敬。触龙托言足疾,不能急行,故做出“趋”的姿态,以表对太后的恭敬。

⑥窃自恕:私下原谅自己。玉体:贵体。郄(xì):同“隙”。有所郄:有所欠缺,意为有些不舒服。

⑦恃:凭借。辇:古代帝、后所坐的车,由两人共挽。

⑧鬻(zhù):同“粥”。

⑨和于身:使身体舒畅和适。

⑩色少解:怒气稍微消了些。

{11}贱息:对人谦称自己的儿子。息,子。不肖:原指不像父亲那样好,引申为不贤、不成材。

{12}愿令补黑衣之数:希望能让他补进黑衣卫士的数目里。黑衣,指王宫卫士,当时王宫卫士都穿黑色军衣。没死以闻:冒着死罪把这个请求说给太后听。

{13}填沟壑:这是古代谦称自己死的说法,意即死后无人埋葬,被扔在山沟里。

{14}媪(ǎo):对年老妇人的敬称。燕后:赵太后的女儿,嫁给燕王为后,故称燕后。贤于:胜过,超过。

{15}持其踵为之泣:握住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因燕后登车后,赵太后在车下,所以只能摸着女儿的脚后跟为之哭泣,表示舍不得女儿远嫁。

{16}必勿使返:一定别让她回来。古代诸侯的女儿嫁到别国后,只有亡国或被废弃才回到本国。这句意为赵太后祈祷女儿不要遭到不幸。

{17}三世:三代,指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之为赵:言赵氏由一个大夫之家而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烈侯原是晋国大夫,后与韩、魏共分晋国,于公元前403年,才开始建为赵国。赵王之子孙侯者:赵王的子孙封侯的。

{18}重器:古代把宗庙朝廷中的钟、鼎等礼器,当做国家权力的象征,叫重器。

{19}山陵崩:古时对国君、王后死去的避讳说法。

{20}恣:任凭。使之:派遣他。

{21}子义:赵国的贤士。守金玉之重:保有大量的金玉财宝。

【鉴赏】

赵惠文王死后,孝成王年幼,由威太后摄政。秦国趁机攻赵,连下三城,赵国危殆,向齐国求救。对方则提出须以太后爱子长安君为人质方肯出兵,遭太后怒拒,且出言激烈,满朝文武无可奈何。此等形势之下,左师触龙从容无畏,迎难而上出来游说太后。他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从扯家常入手,用一番委婉诚恳而富有人情味的劝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进一步晓之以大义与利害,终于使太后答应将长安君质于齐,从而使赵国度过了这场危机。

文章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触龙的劝谏技巧。面对盛怒偏执的赵太后,触龙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一味强谏,而是巧妙地采用了迂回曲折的战术来说服赵太后。

首先避其所忌,求同存异。他抓住老年人的共同点,闭口不谈为质之事,仿佛只是关心太后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及健康状况,并讲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借此消除太后的对立情绪,缓和了气氛,使太后由“盛气”而“色少解”,为劝谏创造了良好条件。

接着投其所好,引起共鸣。触龙利用赵大后的爱子心理,从自己为小儿子安排出路说起,使太后撤除精神防线,在放松的状态下逐渐引出对爱子女问题的讨论。此时他仍然不触及为质之事,而以太后希望出嫁的燕后不回来为例,顺势提出了真正爱子女的原则是为之“计深远”,使得太后深以为然。

最后以史为鉴,发人深省。他精当地剖析了历史上赵王、诸侯子孙不能继承祖业的教训,由远而近地从侧面展开进攻,摆出“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的可怕现实,批评了赵太后的短视行为,指出为子女“计深远”就要让后代有功于国以求自立。这一席话,设身处地,高屋建瓴,不由得赵太后不心悦诚服,终于慨然应诺,“恣君之所使之”。

本篇行文曲折,波澜起伏,结构严谨,情节整,描写生动,引人入胜。全篇通过对话,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了触龙这位忠诚为国、深谋远虑、视野开阔、能言善辩的谋臣形象,可谓神形毕肖。且叙述语言也极为简省到位,如表现赵太后态度转变的过程,只用了“唾面”“盛气”“色少解”“笑曰”“诺”十来个字。而文中提出的爱子女必须为之“计深远”的原则,对“人主之子”及“人臣”“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的告诫,即使在今天也仍闪烁着进步思想的光芒,具有深远的借鉴和教育意义。

■妙评

左师之谏,得力在先叙两人老景。所谓同病相怜,太后不和之色安得不解?其初来时,若不为长安君而来;及言长安君,又若止为长安君计深远,闲闲说入,令威后自然感悟。

——清•过珙《古文评注全集》卷三

通篇琐碎之笔,临了忽作曼声,读之无限感慨。左师悟太后,句句闲语,步步闲情,又妙在从妇人情性体贴出来。便借燕后反衬长安君,危词警动。便尔易入。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至今读之,犹觉天花满目,又何怪当日太后之欣然听受也。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四

左师言固善矣,亦会值赵太后明智,易以理谕耳。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卷二十六

老臣老妇,款曲细烦,令人无可加怒。说到儿女之事,只作闲论,并不着急,听者自然意解。其语言文字,当日所有举动之传神,口吻之中节,则作者摹写精细处。有一毫火气,说不成此事;有一毫火气,构不出此文。说妇人有说术,强谏非术也。通篇全反“强谏”二字。

——清•高嵣《国策钞》卷上引俞桐川评

点击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