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明文 阅江楼记
(宋濂)
【题解】
阅江楼,在今南京狮子山,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诏令所建,建成后,朱元璋常登临其上览胜。本文即为宋濂奉诏所写的一篇歌颂性的散文。
宋濂为明初文官中的重臣,朱元璋颁发的诏令多出其手,实为皇帝的左右手。本文既为奉诏而作,其中自不免存在一些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但作者又能援引历史上,特别是六朝覆灭的事实,巧妙地达到了“以史为鉴”的目的。寓规劝于叙事,当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一段】
金陵为帝王之州①。自六朝迄于南唐②,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③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④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⑤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⑥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⑦。
【注释】
①金陵:今江苏南京。州:这里指地方。②六朝:指三国时的吴、东晋,南北朝时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都以今南京为国都。南唐:五代时十国之一。③定鼎:建立国都。相传夏禹曾铸有九鼎,象征天下九州,作为传国的宝物,后世遂以建立国都为定鼎。④间(jiàn):分离,分开。⑤豫:与“游”同义,巡游。⑥卢龙:卢龙山,在今江苏江宁。⑦锡:通“赐”。云:语气助词,多用于句末,无实际意义。
【译文】
金陵是帝王建都的地方。然而从六朝至南唐,大都是偏安于一方,无法和金陵的山水所呈现的帝王气魄相适应。直到我大明皇帝在这里建都后,才开始与这种气魄相称。从此以后,声威教化所到之处,不分南方和北方,皇帝修身养性,秉承天地清和之气,与上天融为一体。即使是出外巡游视察,也可以成为天下后世的准则。京城的西北方有一座狮子山,山脉从卢龙蜿蜒地延伸过来,长江像彩虹一样横贯盘绕在山麓下。皇帝认为这个地方雄伟壮观,便下诏令在山顶修建一座楼,和万民共同享受登临览胜的乐趣。于是给这座楼亲题美名叫做“阅江”。
【二段】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⑧。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夫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⑨,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栉风沐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内外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阅夫长江而已哉!
【注释】
⑧轩露:高高呈现出。⑨法驾:指皇帝乘坐的车辇。幸:专指皇帝到来。崇椒:高高的山顶。椒,山顶。朝宗:原指诸侯入朝,引申为江河之水流入大海。诸侯:这里指各重臣大吏。城池:城墙和护城河。阨(ài):险要的地带。蛮琛(chēn):国外进贡的物品。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琛,宝物。覃(tán):影响。皲(jūn):手脚被冻裂。馌(kè):送饭。衽(rèn)席:床上的席子,引申为平平安安地睡眠。万方:各方。奚止:何止。
【译文】
在登楼观览之际,万千景象一一呈现于眼前,千百年来就已经存在的秘密,一下子便暴露无遗。这难道不是天地的神灵早有安排,以等待统一天下的圣君而展现出千秋万世的奇观吗?当风和日丽时,皇帝驾临此处,登上狮子山的顶峰,倚靠栏杆放眼远望,一定会悠然自得地产生遐想。看到了长江、汉水等向大海奔流,各地大吏奔赴国都述职,金陵的城池既高又深,关隘防守无比严密坚固时,皇帝一定会说:“这是我奔波劳碌,不避风雨,战胜顽敌,攻城夺地才获得的成果啊!”从而联想到华夏大地如此广阔,就更应该考虑如何保护它。看到了长江中波涛浩荡汹涌,帆船来往不断,海外的航船相继来朝,各国使者竞相前来进贡,皇帝一定会说:“这是我以恩德感化,以威力震慑,影响波及海内外才达到的啊!”从而联想到四方边境如此遥远,就更应该考虑如何安抚它。看到了长江两岸、四面的郊野之上,农夫们有夏天时阳光烤炙、冬天时手足冻裂的辛苦,农妇们有采桑养蚕、田间送饭的劳累,皇帝一定会说:“这是我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才使他们过上高枕无忧的生活。”从而联想到四面八方的百姓,就更应该使他们安居乐业。像这样触景生情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为臣的深知这座楼的修建,是皇上用来振奋精神的,由于不同的事物而产生的感慨,无不寄托着致力于天下大治的思想,哪里仅仅是为了观览长江美景而已呢?
【三段】
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不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圣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注释】
临春、结绮:楼名,南北朝时陈后主所建。齐云:楼名,唐曹恭王所建,故址在今江苏苏州。落星:楼名,三国时吴孙权所建,故址在今江苏江宁。燕赵:战国时的两国。燕国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南,赵国在今河北南部、山西中部和陕西东北。据旧日说法,“燕赵多美女”,故在这里泛指面容姣好的女子。旋踵:转足后跟,极言时间短暂。岷(mín)山:在今四川北部。其实长江并不发源于此地,这是古人的误解。逢掖:袖子宽大的衣服,为古代儒士所穿。
【译文】
那临春阁和结绮阁,并不是不华丽;齐云楼、落星楼,并不是不高大。然而只不过是演奏淫词艳曲,聚藏燕赵美女的场所,因此在转瞬间便烟消云散而令后人为之感叹,为臣的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才是。虽然如此,长江发源于岷山,曲折盘旋七千余里流入大海,白浪碧波上下翻腾。六朝的时候常常倚靠它作为天然的屏障。今天大江南北天下统一,人们只是把它视为一条平静的河流,不必再成为战事上的需要了。那么,这到底是谁的力量呢?那些身穿儒服的读书人中,有登上这座楼而观赏长江胜景的,就应当想到皇上的恩德浩荡如天,广阔得难以形容,这和大禹疏导洪水的功业同样是无穷无尽的。忠君报国之心,难道说还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吗?
【四段】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功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注释】
宵旰(ɡàn):原为“宵衣旰食”。意为天未明即起床穿衣,天已晚才进食,比喻从政勤劳。旰,晚,迟。贞珉(mín):像玉石一样的美玉。
【译文】
我很愚钝,奉圣旨撰写这篇《阅江楼记》。只是想把皇上废寝忘食、励精图治的功德刻在精美的石碑上。至于其他流连于风光美景的词语,都略而不写,这是恐怕玷污了皇上的恩德。
【评析】
宋濂为一代宗师,而且常为明太祖草诏,故其文风庄重浑厚,语言简洁得体。本文堪称代表作之一。文中虽多有歌功颂德的套语,但应把它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明太祖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终于推翻了腐朽残暴的元政权,而且在即位后确实采取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应该说是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文中提到的“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确实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实际,不能单纯地把它看作是“陈词滥调”。至于写到皇帝在登楼时的种种心理活动,虽然是在赞扬“一统之君”,但颇有弦外之音,即为皇帝敲响警钟,暗寓皇帝要处处关心国事民疾,而不应为观赏胜景而登临。特别是在第三段中,作者援引了古代楼阁的往事陈迹,说明了历史上朝代兴亡的教训,更直截了当地表现出规劝之意。
全文有叙有议,骈散兼备,更显出作者非凡的功力。“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之类的四字句,读起来铿锵有力,颇具音韵美。“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等五字的排比句,又把当地的气象万千的场面尽摄眼底。特别是第二段中的“三思”,更是把人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确实功力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