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谷纹初遍。_名诗名句-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当前位置: 查字典诗词网 > 名诗名句 > 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谷纹初遍。

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谷纹初遍。

作者:王沂孙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出自宋诗人王沂孙的《南浦 春水》

  柳下碧粼粼,认曲尘乍生,色嫩如染。

  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谷纹初遍。

  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

  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

  葡萄过雨新痕,正拍拍轻鸥,翩翩小燕。

  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

  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苹花怨。

  采香幽径鸳鸯睡,谁道湔裙人远。

  【注释】:

  王沂孙是一个特别善于状物的词人 。 在他的笔下 ,无论梅花 、春水、柳或落叶,都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柳下碧粼粼 ,认麴尘乍生,色嫩如染。”杨柳阴下,清碧波荡漾。麴尘 ,麴上所生一种菌 ,色嫩黄,和春水相似,嫩绿带黄,似乎是染成的一样。所以说春水范成大《谒金门》词 :“塘水碧,仍带麴尘颜色”,写春水的嫩绿。

  “清溜满银塘,东风细 ,参差縠纹初遍。”梁简文帝《和武帝宴诗》中有 :“银塘泻清溜 。”縠是绉纱,蔡伸《醉落魄》:“波纹如縠,池塘雨后添新绿!”清水溢满池塘,徐徐的春风拂过,波纹如纱纹。

  “别君南浦 ,翠眉曾照波痕浅”。南浦,这里是泛称。陆游《重游沈园》诗的“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和此句写法相类回忆重点还是放在春水上。南浦送别,翠眉映波。下二句紧承昔游回忆:“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重到却是春水满溢,水面上又添上几片落花。伊人已不见,前迹都成迷,只有流水落花,春光被辜负了。

  上片思念离别的妻子 ,下片再展开眼前春水境界、春水画面 。“葡萄过雨新痕,正拍拍轻鸥,翩翩小燕”。春水像葡萄酒的色泽 ,加上水面轻鸥正拍打翅膀飞,还杂着翩翩乳燕 ,好一幅自然 ,优美的胜景。叶禁得曾有句:“葡萄涨绿,半空烟雨”,与此写法类同 。“帘影蘸楼阴”词人多喜欢用蘸字,意谓是小楼倒影,包括帘影象是浸蘸在池塘水里。看到水中楼帘倒影 ,词人心中泛起几许相思 。 所以接着说:“芳流去 ,应有泪珠千点。”这几句句有水,以水写相思。语意通,而字又不重。

  “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薠花怨。”“沧浪一舸”意为离人江上乘舟远行。“断魂重唱薠花怨 ”指令家中采薠人魂断的相思幽怨。这句是想象妻子在汀洲采薠重唱起相思怨词。

  “ 采香幽泾鸳鸯睡 ”采薠的幽泾边鸳鸯成双睡卧,勾起妇人心事满腹无处诉 。“谁道湔裙人远”指旅外的人,有谁肯想着家中“ 湔裙 ”人在遥远的家乡。“湔裙”也是点出春水的。六朝唐宋风俗 ,三月三日在水中洗裙裳 ,作祓除 。“沧浪一舸 ”起到末尾 ,都是写想象中妻子对自己的望断秋水而不得见的幽怨。

  自然景物和人们相伴相依,作为主体的人的感受不同,则景物有别。因此咏物中常以回忆中印象最深的生活情思衬映,才能写出自然景物的美的形象,不加阐明,其义自明。王沂孙的《南浦》咏春水,通过离情写春水就具备上述特点。

  词一字不提春水,但句句贴切春水。不但直接为春水涂色 ,回忆处也都是春水画境 ,而且是有生活画、风俗画意味。

点击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