驹支不屈于晋(选自《左传·襄公十四年》) 【原文】 会于向,将执戎子驹支①。范宣子亲数诸朝②。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③。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④。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诘朝之事,尔无与焉⑤!与,将执女!”
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⑥。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于是乎有殽之师。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⑦。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⑧?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殽志也,岂敢离逷⑨?今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不与于会,亦无瞢焉⑩!”赋《青蝇》而退{11}。
宣子辞焉,使即事于会,成恺悌也{12}。
【注释】 ①驹支:姜戎族的首领戎子之名。戎君为子爵,故又称“戎子”。会于向:晋会诸侯于向。执,拘捕。
②数:责备。朝:会盟所设之朝位。
③吾离:驹支的祖父。被:披。苫盖(shānhé):用茅草编的遮身物。蒙荆棘:戴荆棘编的帽子。蒙,即戴。
④不腆(tiǎn):不丰,不多。剖分:平分。食之:给他食物。
⑤诘(jié)朝:明晨。事:指会盟。尔无与焉:你不要参加了。
⑥蠲(juān):明,显示。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姜姓。裔胄:后代。毋:勿。翦弃:抛弃,驱逐。
⑦其上、其下:指殽山上下。亢:同“抗”,阻击。不复:不回,指秦师全军覆没,盂明、西乞、白乙丙秦国三帅全被俘。实然:实使之如此。
⑧角:执其角,即“御上”。掎(jǐ):拉,牵制,即“亢下”。踣(bó)之:使之倒下。踣,同“仆”。何以:凭什么。
⑨是:此,指殽之役。百役:多次战役。相继于时:是说以时供役无间断。犹殽志:就如殽之战一样其心不二。离逷(tì):疏远,指二心。逷,同“逖”,远。
⑩瞢(méng):闷,羞愧。
{11}赋:诵。青蝇:《诗•小雅•甫田之什》篇名。中有“岂弟君子,无信谗言”之句。
{12}辞焉:向他谢罪。即事:就事,指参加诸侯会盟。成恺(kǎi)悌:指范宣子想因此成就恺悌君子的美名。恺悌,和乐平易。
【鉴赏】 姜戎是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之一,春秋时为晋国附庸。驹支是当时姜戎的首领。在一次诸侯的盟会上,晋国怀疑驹支泄露秘密,晋大夫范宣子盛气凌人地责备驹支,要取消其与会的资格。驹支不惧不怒、依事驳斥,最终以理折服了范宣子,使其改正错误,赔礼道歉,重修旧好。
一开始,范宣子即仗着晋国的强大以及晋国先人曾有恩于姜戎,对戎子驹支来势汹汹,将晋霸主地位的削弱归罪于驹支,不许驹支参加盟约活动,语气盛气凌人,不容申辩。然戎子驹支针锋相对,据理力争,逐层辩驳。先说晋所赏赐的土地本是荒芜不毛之地,不足以称大恩大德。其次申述姜戎帮助晋国在殽地全歼秦军,可以说已经报恩了,此后更是鞍前马后,多方效劳,从无二心。最后暗示晋国之所以众叛亲离,乃是他们自己一手造成的,与姜戎无关。全部辩辞语气委婉而正气凛然,使范宣子不得不服。
全文侧重以言论记叙事件、刻画人物,结构较为单纯,而言辞却颇为精彩。驹支的沉着应对、据理力争,范宣子的盛气凌人、知过即改,都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翩翩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了深刻隽永的印象。
■妙评 宣子责驹支之言,怒气相陵,骤不可犯。
驹支逐句辩驳,辞婉理直,宣子一团兴致,为之索然。真辞令能品。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二
此又一首绝妙辞令文字也。宣子亲数只是两层,先说晋恩,次说戎罪。驹支前后语语对针,中间重写一段有功无过处,字字精神。似此辞令,何地无才?
——清·冯李骅、陆浩《左绣》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