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 卷八 屈节解第三十七
【原文】
子路问于孔子曰:“由闻丈夫①居世,富贵不能有益于物;处贫贱之地,而不能屈节以求伸,则不足以论乎人之域②矣。”
孔子曰:“君子之行己,期于必达于己。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故屈节者,所以有待③;求伸者,所以及时④。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
【注释】
①丈夫:大丈夫。指有作为的人。
②域:境界。
③待:等待有人了解和任用。
④时:良时,好时机。
【译文】
子路问孔子说:“我听说大丈夫生活在世间,富贵而不能有利于世间的事物;处于贫贱之地,不能暂时忍受委屈以求得将来的伸展,则不足以达到人们所说的大丈夫的境界。”
孔子说:“君子所做的事,期望必须达到自己的目标。需要委屈的时候就委屈,需要伸展的时候就伸展。委屈自己是因为有所期待,求得伸展需要抓住时机。所以虽然受了委屈也不能失掉气节,志向实现了也不能有害于义。”
【评析】
孔子认为,君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只要符合于义,“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屈节,是因为有所期待;求伸,是要及时抓住时机。但大前提是“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可见孔子处理事物既讲原则又注重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