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越方杳杳”下一句是什么-车马何迟迟-找诗词-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查字典诗词网 > 找诗词 > “胡越方杳杳”下一...

“胡越方杳杳”下一句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12-17 09:00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胡越方杳杳”下一句是:“车马何迟迟”,这是出自于 唐朝 张九龄 所著的《感遇十二首》。

感遇十二首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朝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幽人归独卧,

  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

  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

  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

  何所慰吾诚?

  鱼游乐深池,

  鸟栖欲高枝。

  嗟尔蜉蝣羽,

  薨薨亦何为。

  有生岂不化,

  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灭,

  吾心安得知。

  浩叹杨朱子,

  徒然泣路岐。

  孤鸿海上来,

  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

  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

  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

  弋者何所慕!

  吴越数千里,

  梦寐今夕见。

  形骸非我亲,

  衾枕即乡县。

  化蝶犹不识,

  川鱼安可羡。

  海上有仙山,

  归期觉神变。

  西日下山隐,

  北风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

  檐楹呼匹俦。

  鸿鹄虽自远,

  哀音非所求。

  贵人弃疵贱,

  下士尝殷忧。

  众情累外物,

  恕己忘内修。

  感叹长如此,

  使我心悠悠。

  江南有丹橘,

  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⑿。

  可以荐嘉客⒀,

  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

  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

  永日徒离忧,

  临风怀蹇修。

  美人何处所,

  孤客空悠悠。

  青鸟跂不至,

  朱鳖谁云浮。

  夜分起踯躅,

  时逝曷淹留。

  抱影吟中夜,

  谁闻此叹息。

  美人适异方,

  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

  沧海飞无翼。

  凤凰一朝来,

  竹花斯可食。

  汉上有游女,

  求思安可得。

  袖中一札书,

  欲寄双飞翼。

  冥冥愁不见,

  耿耿徒缄忆。

  紫兰秀空蹊,

  皓露夺幽色。

  馨香岁欲晚,

  感叹情何极。

  白云在南山,

  日暮长太息。

  我有异乡忆,

  宛在云溶溶。

  凭此目不觏,

  要之心所钟。

  但欲附高鸟,

  安敢攀飞龙。

  至精无感遇,

  悲惋填心胸。

  归来扣寂寞,

  人愿天岂从?

  闭门迹群化,

  凭林结所思。

  啸叹此寒木,

  畴昔乃芳蕤。

  朝阳凤安在,

  日暮蝉独悲。

  浩思极中夜,

  深嗟欲待谁。

  所怀诚已矣,

  既往不可追。

  鼎食非吾事,

  云仙尝我期。

  胡越方杳杳,

  车马何迟迟。

  天壤一何异,

  幽嘿卧帘帷。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生平
张九龄出生于官宦世家。少聪慧能文,弱冠参加科举考试获中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右拾遗。又登“道侔伊吕”制科,为左拾遗。他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纠正重内轻外风气;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后因与主政者不合,一度辞官返回家乡。期间,主持修筑梅关古道上的大庾岭驿道,保障了南北交通要道的畅通。唐开元六年(718)返回京城,宰相张说重其文才,称为“后出词人之冠”。开元十一年(723)被任为中书舍人。及张说罢相,因受权力斗争风波的牵连而被调往外地任官。开元十九年,玄宗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再迁中书侍郎。由于他才学超群,风度亦甚佳,因而颇受玄宗的赞赏。开元二十一年,被任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丞相),主理朝政。他建议于河南屯田,引水种稻,遂兼河南稻田使。
其时,唐朝处在全盛时期 ,但却又隐伏着种种社会危机。张九龄针对社会弊端,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的从政之道,强调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主张省刑罚,薄征徭,扶持农桑;坚持革新吏治,选贤择能,以德才兼备之士任为地方官吏。他的施政方针,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开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后世誉为“开元之世清贞任宰相”的三杰之一。

在主理朝政时敢于直言向皇帝进谏,多次规劝玄宗居安思危,整顿朝纲。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欲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时,命宫中官奴游说九龄,九龄叱退使者,及时据理力争,从而平息了宫廷内乱稳定了政局。而对安禄山、李林甫等奸佞所为,张九龄更痛斥其非,并竭力挫败其阴谋。

玄宗欲以范阳(今北京)节度使张守珪为相,以朔方(今宁夏灵武南)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九龄都反对,玄宗不悦,唐玄宗被李林甫的谗言所惑,玄宗遂于开元二十四年迁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罢相后不久又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触怒玄宗,坐“举非其人”,贬为荆州长史。

开元二十八年(740),张九龄因病在韶州曲江逝世。初,安禄山讨奚、契丹,战败,被执送京师。九龄主张按军法处以极刑,玄宗不从。

在他死后,曾被其预断为“必反”的安禄山卒掀起了“安史之乱”,从而导致唐朝迅速从“全盛”走向没落。唐玄宗奔蜀,因追思张九龄的卓见而痛悔不已,遣使至曲江祭九龄。

成就
张九龄诗歌成就颇高,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并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了启迪作用。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之诗。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张九龄的诗早年词采清丽,情致深婉,为诗坛前辈张说所激赏。被贬后风格转趋朴素遒劲。

点击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