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也”上一句是什么-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找诗词-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查字典诗词网 > 找诗词 > “天也”上一句是什么

“天也”上一句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11-08 09:02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天也”上一句是:“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这是出自于 明朝 王世贞 所著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作者:王世贞   朝代:明朝

  蔺相如之完璧,

  人皆称之。

  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

  诈赵而胁其璧。

  是时言取璧者,

  情也,

  非欲以窥赵也。

  赵得其情则弗予,

  不得其情则予;

  得其情而畏之则予,

  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

  此两言决耳,

  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

  赵弗予璧,

  两无所曲直也。

  入璧而秦弗予城,

  曲在秦;

  秦出城而璧归,

  曲在赵。

  欲使曲在秦,

  则莫如弃璧;

  畏弃璧,

  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

  又设九宾,

  斋而受璧,

  其势不得不予城。

  璧入而城弗予,

  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夫璧非赵璧乎?

  而十五城秦宝也。

  今使大王以璧故,

  而亡其十五城,

  十五城之子弟,

  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大王弗与城,

  而绐赵璧,

  以一璧故,

  而失信于天下,

  臣请就死于国,

  以明大王之失信!

  ”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

  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

  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

  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

  而责璧与信,

  一胜而相如族,

  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

  天也。

  若其劲渑池,

  柔廉颇,

  则愈出而愈妙于用。

  所以能完赵者,

  天固曲全之哉!

王世贞

王世贞(1526~1590)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屡迁员外郎、郎中,又为青州兵备副使。三十八年,父王予以滦河失事为严嵩所构,论死,世贞解官奔赴京师告免。未成,持丧归,三年丧满后犹却冠带。隆庆元年(1567)讼父冤,得平反,被荐以副使莅大名,迁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又历广西右布政使,入为太仆寺卿。万历二年(1574)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数奏陈屯田、戍守、兵食事宜。咸切大计。因忤张居正罢官。后起为应天府尹,复被劾罢。居正殁后,起为南京刑部右侍郎,辞疾不赴。久之,起为南京兵部右侍郎,擢南京刑部尚书,以疾辞归。二十一年卒于家。

王世贞倡导文学复古运动,认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家藏书甚富。自称平生所购《周易》、《礼经》、《毛诗》、《左传》、《史记》、《三国志》、《唐书》之类,过3000余卷,均为宋本精椠。家有别墅“弇州园”,于园后建“小酉馆”,贮书达3万余卷。另将经学之书专藏于“藏经楼”中。对宋椠元刊之书,作“尔雅楼”贮之,又于“九友斋”中,藏宋本两汉书,为斋中第一宝。此书后归于“天禄琳琅”。与唐顺之结为莫逆之交,二人皆以文学、藏书而知名。他以诗文名于世,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并称后七子。攀龙殁,独领文坛二十年,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僧道莫不奔走其门下。鉴于台阁体文风不振,他提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所作诗文,也多为复古模拟之作,但往往失于藻饰。晚年深有所悟,于唐好白居易,于宋好苏轼,诗文以恬淡为宗。又好史学,以史才自许。自弱冠登朝,即好访朝家故典,晚年又得见内府档案秘籍,著述甚丰。其著作文学方面有诗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弇州山人续稿》二百零七卷和《艺苑卮言》十二卷;史学方面有《弇山堂别集》一百卷,松江人陈复表将其所著的各种朝野载记、秘录等汇为《弇州史料》,前集三十卷,后集七十卷,内容包括明代典章制度、人物传记、边疆史地、奇事佚闻等,是一部较完整的明代史料汇编。

据相关资料考证:<金瓶梅>颇有可能为其所作.

点击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