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在深山”下一句是什么-百兽震恐-找诗词-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查字典诗词网 > 找诗词 > “猛虎在深山”下一...

“猛虎在深山”下一句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10-22 09:02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猛虎在深山”下一句是:“百兽震恐”,这是出自于 汉朝 司马迁 所著的《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

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

作者:司马迁   朝代:汉朝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

  教以慎于接物,

  推贤进士为务。

  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

  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

  幸勿为过。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文史星历,

  近乎卜祝之间,

  固主上所戏弄,

  倡优所畜,

  流俗之所轻也。

  假令仆伏法受诛,

  若九牛亡一毛,

  与蝼蚁何以异?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特以为智穷罪极,

  不能自免,

  卒就死耳。

  何也?

  素所自树立使然。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趋异也。

  太上不辱先,

  其次不辱身,

  其次不辱理色,

  其次不辱辞令,

  其次诎体受辱,

  其次易服受辱,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

  最下腐刑极矣!

  传曰:“刑不上大夫。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猛虎在深山,

  百兽震恐,

  及在槛阱之中,

  摇尾而求食,

  积威约之渐也。

  故士有画地为牢,

  势不可入;削木为吏,

  议不可对,

  定计于鲜也。

  今交手足,

  受木索,

  暴肌肤,

  受榜箠,

  幽于圜墙之中。

  当此之时,

  见狱吏则头枪地,

  视徒隶则心惕息。

  何者?

  积威约之势也。

  及以至是,

  言不辱者,

  所谓强颜耳,

  曷足贵乎!

  且西伯,

  伯也,

  拘于羑里;李斯,

  相也,

  具于五刑;淮阴,

  王也,

  受械于陈;彭越、张敖,

  南向称孤,

  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

  权倾五伯,

  囚于请室;魏其,

  大将也,

  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

  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

  声闻邻国,

  及罪至罔加,

  不能引决自裁,

  在尘埃之中。

  古今一体,

  安在其不辱也?

  由此言之,

  勇怯,

  势也;强弱,

  形也。

  审矣,

  何足怪乎?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

  以稍陵迟,

  至于鞭箠之间,

  乃欲引节,

  斯不亦远乎!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念父母,

  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乃有所不得已也。

  今仆不幸,

  早失父母,

  无兄弟之亲,

  独身孤立,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且勇者不必死节,

  怯夫慕义,

  何处不勉焉!

  仆虽怯懦,

  欲苟活,

  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且夫臧获婢妾,

  犹能引决,

  况若仆之不得已乎?

  所以隐忍苟活,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没世,

  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不可胜记,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

  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

  孙子断足,

  终不可用,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

  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略考其行事,

  综其终始,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上计轩辕,

  下至于兹,

  为十表,

  本纪十二,

  书八章,

  世家三十,

  列传七十,

  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

  会遭此祸,

  惜其不成,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

  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

  通邑大都,

  则仆偿前辱之责,

  虽万被戮,

  岂有悔哉?

  然此可为智者道,

  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

  下流多谤议。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重为乡党所笑,

  以污辱先人,

  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虽累百世,

  垢弥甚耳!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出则不知其所如往。

  每念斯耻,

  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身直为闺阁之臣,

  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故且从俗浮沉,

  与时俯仰,

  以通其狂惑。

  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

  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今虽欲自雕琢,

  曼辞以自饰,

  无益,

  于俗不信,

  适足取辱耳。

  要之死日,

  然后是非乃定。

  书不能悉意,

  故略陈固陋。

  谨再拜。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长,一说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编撰的《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

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死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割掉鼻子或者生殖器官的酷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于是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的《报任安书》(即《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

成就
在两汉时期的星象家中,首先要提出司马迁。大家都知道司马迁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而不知他也是一位对天文星象精到造诣的专家。其实只要仔细读其《史记》的《天官书》《律书》《历书》就可明白称他为天文星家专家决非虚誉。像司马迁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学大师,绝对不会自划范围,限制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探索领域。古代的史官本来以星历之事为其本职之一,故精通星象之学也不足为奇。不过司马迁能用史学家的高赡远瞩的眼光,把星象学与历史问题结合起来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可是其他星象家和史学家皆望尘莫及的高明之处。司马迁并末用星象学去占测具体的人事变异,而是用来总结历史规律,这不能不说是他对星系学的创造性应用。

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遗业,完成《史记》及“推古天变”之任务,并明确表述为“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其结论表述在《天官书》中,即据春秋242年之间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见等星象,联系点天子衰微、诸候力政、五伯代兴及到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动荡,而总结出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中变,五百年一大变,三大变为一纪,三纪而大备的“大数”,最后才认为“天人之际续备”。这是司马迁星学之应用的最重要之范例,在整个星学历史上占有最高地位。

此外,司马迁又总结了战国以来的星象学的基本原则,表述如下(亦记载于《天官书》中):

“我仔细检查史书的记裁,考察历史上的事变,发现在100年之中,五星皆有逆行现象。五星在逆行时,往往变得特别明亮。日月的蚀食及其向南向北的运行,都有一定的速度和周期,这是星象学所要依据的最基本的数据。而星空中的紫宫星垣和东西南北四宫星宿及其所属的众多星辰,都是位置不变的,它们的大小程度和相互向的距离也是一定不变的,它们的分布排列象征着天上五官的位置。这是星象学中作为‘经’亦即不变的依据。而水、火、金、木、土星则是上天的五位辅住,它们的出现隐伏也有一定的时间和周期,但其运行速度快慢不均。这是星象学中的‘纬’亦即经紫变动的部分。把这些固定的和变动的两种星象结合起来,就可以预测人事的变化了。”

点击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