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习俗之移人哉”上一句是什么-子弟贪鄙-找诗词-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查字典诗词网 > 找诗词 > “岂习俗之移人哉”...

“岂习俗之移人哉”上一句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09-12 09:01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岂习俗之移人哉”上一句是:“子弟贪鄙”,这是出自于 汉朝 杨恽 所著的《报孙会宗书》。

报孙会宗书

作者:杨恽   朝代:汉朝

  恽材朽行秽,

  文质无所底,

  幸赖先人余业,

  得备宿卫。

  遭遇时变,

  以获爵位。

  终非其任,

  卒与祸会。

  足下哀其愚,

  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

  殷勤甚厚。

  然窃恨足下不深推其终始,

  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言鄙陋之愚心,

  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

  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

  故敢略陈其愚,

  惟君子察焉。

  恽家方隆盛时,

  乘朱轮者十人,

  位在列卿,

  爵为通侯,

  总领从官,

  与闻政事。

  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

  以宣德化,

  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

  陪辅朝庭之遗忘,

  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

  怀禄贪势,

  不能自退,

  遂遭变故,

  横被口语,

  身幽北阙,

  妻子满狱。

  当此之时,

  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

  岂意得全首领,

  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

  君子游道,

  乐以忘忧;小人全躯,

  说以忘罪。

  窃自念过已大矣,

  行已亏矣,

  长为农夫以末世矣。

  是故身率妻子,

  戮力耕桑,

  灌园治产,

  以给公上,

  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

  圣人弗禁。

  故君父至尊亲,

  送其终也,

  有时而既。

  臣之得罪,

  已三年矣。

  田家作苦。

  岁时伏腊,

  烹羊炰羔,

  斗酒自劳。

  家本秦也,

  能为秦声。

  妇赵女也,

  雅善鼓瑟。

  奴婢歌者数人,

  酒后耳热,

  仰天抚缶而呼乌乌。

  其诗曰:“田彼南山,

  芜秽不治。

  种一顷豆,

  落而为萁。

  人生行乐耳,

  须富贵何时!

  ”是日也,

  奋袖低昂,

  顿足起舞;诚滛荒无度,

  不知其不可也。

  恽幸有余禄,

  方籴贱贩贵,

  逐什一之利。

  此贾竖之事,

  污辱之处,

  恽亲行之。

  下流之人,

  众毁所归,

  不寒而栗。

  虽雅知恽者,

  犹随风而靡,

  尚何称誉之有?

  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义,

  常恐不能化民者,

  卿大夫之意也。

  明明求财利,

  常恐困乏者,

  庶人之事也。

  ”故道不同,

  不相为谋,

  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夫西河魏土,

  文侯所兴,

  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

  漂然皆有节概,

  知去就之分。

  顷者足下离旧土,

  临安定,

  安定山谷之间,

  昆戎旧壤,

  子弟贪鄙,

  岂习俗之移人哉?

  于今乃睹子之志矣!

  方当盛汉之隆,

  愿勉旃,

  毋多谈。

杨恽

杨恽(?—前45),西汉家。字子幼,汉族,西汉华阴(今属陕西)人,宣帝时曾任左曹,后因告发霍氏(霍光子孙)谋反有功,封平通侯,迁中郎将。神爵元年(前61)升为诸吏光禄勋,位列九卿。其父杨敞曾两任汉宣帝时丞相,其母司马英是著名史学家兼文学家司马迁的女儿。其文章《报孙会宗书》被后人认为颇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的风格。

生平
杨恽是当时著名的士大夫,他轻财好义,把上千万财物分给别人。从小在朝中就有很大的名气。为官之时也能大公无私,奉公守法,不徇私情。据《汉书·杨恽传》载,杨恽母亲司马英去世后,其父杨敞为之娶一后母,后母无子,杨恽侍之如亲娘,孝敬有加。其后,后母去世,留下财产数百万,临终前,他的后母叮嘱由杨恽继承,但是后母去世后,杨恽没有将这笔财产据为己有,而是将后母留下的大笔财产分给她的几位亲戚。父亲杨敞去世后,杨恽还从父亲那里继承500万的财物,为官清廉,经济状况并不很好的杨恽却将其全部用来救济那些宗亲。

步入仕途的杨恽,目睹朝廷之中贪赃枉法成风。对此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吏视而不见,独有杨恽同他外祖父一样,出污泥而不染,铁骨铮铮,一身正气,敢于冒死在皇帝面前直谏,大胆进行揭发。他还告发与父亲杨敞有深交的朝廷元老重臣霍光的儿子谋反之事。因此,杨恽和另外几个与他一同告发此事的人都获取了封侯的赏赐,还加官进爵。封平通侯。他出身名门,全家担任公卿、两千石以上的十人(乘朱轮)。任职时候廉洁、公正,整顿吏治,杜绝行贿。

因与太仆“戴长乐”失和,被戴长乐检举:“以主上为戏(拿皇帝开玩笑),语近悖逆”,汉宣帝就把杨恽下狱,后予释放,免为庶人。

其后,杨恽家居治产,以财自慰。“安定”郡太守孙会宗,是杨恽的老朋友,写信给杨恽,劝他应当闭门思过,不应宾客满堂,饮酒作乐,杨恽给孙会宗写了回信,这就是《报孙会宗书》。

此信中,有对皇帝的怨恨,有对孙会宗的挖苦,为自己狂放不羁的行为辩解。整封信写得锋芒毕露,与其外祖司马迁《报任安书》桀骜不驯的风格如出一辙。后逢日食,有人上书归咎于杨恽骄奢不悔过所致。他再次被捕入狱。廷尉按验时,在他家中搜出《报孙会宗书》,汉宣帝看后大怒,判以大逆不道罪,就把杨恽腰斩。这是中国历史上以文字罪人之始!孙会宗也因此被罢官。

杨恽被害是汉宣帝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结果,是皇族、外戚集团打击、迫害士大夫集团,也是汉朝开始衰败的转折。杨恽被害,与他同样耿直的好友韩延寿、盖宽饶等也被害。而张敞、韦玄成、杨谭、孙会宗等被免职。

点击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