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_名诗名句-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当前位置: 查字典诗词网 > 名诗名句 > 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

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赞美,高雅,植物花卉,桂花

【名句】

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

【出处】

宋•陈亮《桂枝香•观木犀有感寄吕郎中》

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

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译注】

不吝惜自己被撒到人间去,就是怕群花见到“我”会自惭形秽,自嫌庸俗。

【说明】

《桂枝香•观木犀有感寄吕郎中》是南宋词人陈亮的作品,这首词是陈亮为吕祖谦而写。祖谦于孝宗淳熙六年(1179)曾任职礼部郎官 ,故称“郎中”,同年四月后因病辞官归故乡金华 。陈亮曾去看望吕祖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到夜半。吕对他说:不要以为当世不能用您。并引用《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国执政子皮把政权交给子产时的话说:虎(子皮自称)率领全家族的人听从您的话,谁敢触犯您?表示支持。陈亮听了大为快慰。吕祖谦为学主张“明理躬行”,治经史以致用 ,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与陈亮为同调。一夕交心,更相投契,故陈亮作此词,托木樨而抒感,就关于用世与忤世的问题,借物言志,即以“寄吕郎中”。词或即作于此年秋天。

【赏析】

“木樨”为桂花的一种 ,逢秋开放,花小而香浓。“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几句写木樨生长的环境,即天高气肃,月色分明之秋。“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化用李贺“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诗意,把现实引入到天宫,写天宫收储桂花已满,为以下句“散落人间”作铺垫。更多有关桂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查字典诗词网”

“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两句从侧面来写桂花的不俗。月中的桂花喜获丰收,以至于储藏不下,所以便洒向人间。然而,桂花又怕自己的高贵“出身”使得百花自惭形秽,“自嫌凡俗”。词人以桂花自况,足见其自视之高。“不辞”二字暗示出作者甘愿为世间奉献自我,做出一番事业的美好愿望。词人以群花之俗反衬自己的高雅,但有不直接称其凡俗,而透过一层说群花“自嫌凡俗”,命意更高一层。此外,以一个“怕”字再次转折,言桂花(词人)唯恐群花自惭,而不想开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几句,又转一层,是说桂花(词人)不愿在春天开放,并不是故矜高洁,目无下尘,而是想在秋天绽放,以唤回已去的春意,把温暖重新撒向人间。词人抓住桂花开于秋季的特点,多层次地表明自己的心志,亦花亦人,深得咏物词“取神题外,设境意中”之妙。

上片借花言志,层层转进,曲折深沉。下片则改为词人自己出面评说,自慨平生,进一步展示出更高的、晶莹澄沏的内心世界。

点击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