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诗人张籍的《离妇》
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
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
托身言同穴,今日事乖违。
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
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
姑嫜见我往,将决复沉疑。
与我古时钏,留我嫁时衣。
高堂拊我身,哭我于路陲。
昔日初为妇,当君贫贱时。
昼夜常纺织,不得事蛾眉。
辛勤积黄金,济君寒与饥。
洛阳买大宅,邯郸买侍儿。
夫婿乘龙马,出入有光仪。
将为富家妇,永为子孙资。
谁谓出君门,一身上车归。
有子未必荣,无子坐生悲。
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
【注释】:
〔1〕古制:古代礼教制度中对妇女有所谓“七出”的规定,其中一项是“无子,出”。
〔2〕姑嫜:公婆
〔3〕与:给。
〔4〕拊:拍抚。
〔5〕路陲;路边。
【简析】这是一首表现弃妇情感的作品。诗人不仅是表现对弃妇的同情,更主要的是揭露了这一悲剧中不合理不公平的因素。其先言“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直接指出造成她悲剧的原因,是不合理的“古制”。在叙术与公婆告别,又写了他们“复沉疑”这一心理,以此表明她与公婆并矛盾,接下叙述她的辛劳与治家能力,更具体表现了这一制度的残酷,它既是对妇女心灵的摧残,也是对她的一种剥削。这则深入地批判了封建伦常对妇女的压迫。诗人在章法结构上学习了古诗《孔雀东南飞》的叙述模式。又将之剪截得更为紧凑。诗人抓往弃妇离家前的一段心理,以弃妇陈述的语气表现了这一悲剧。诗中的 语气是由悲转怨,由缓转急,体现了弃妇愈诉愈悲的心理特点。其时姚合称张籍是“绝妙江南曲,凄凉怨女诗。古风无敌手,新语是人知。(《赠张籍 》)”由以上作品,张籍在表现这类题材实有其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