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马叔平题三体石经墨本_为马叔平题三体石经墨本王国维_王国维的诗_诗歌-查字典诗词网
查字典诗词网
搜索
当前位置: 查字典诗词网 > 诗歌 > 为马叔平题三体石经墨本

为马叔平题三体石经墨本

作者:王国维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为马叔平题三体石经墨本(乙丑)

点评:马叔平(1881—1955),名衡。浙江鄞县人。金石学家。时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马氏对汉魏石经资料作了收集、整理和全面研究,著有《汉石经集存》。王国维在上海时,已时与马衡通信,讨论学术,1922年应马衡之聘,允为国学门之通信导师。入京后,往还益密。1923年夏,马衡以所藏新出土的魏正始三体石经未剖前拓本属题,王国维为赋此诗,后撰成《魏正始石经残石考》。《赵谱》编此诗于1925年。疑误。

千载何人知拓墨,二经全帙溯萧梁。①


开元零落十三纸,皇?丛残百数行。②


岂谓风流仍正始,直将眼福傲欧、黄。③


尚馀《君?》篇题在,梅本渊源特细商。④


【注释】①千载二句:千年来是谁人懂得拓墨之法。魏《石经》二经的全帙保存当上溯至南朝萧梁之时。千载句:王国维《魏石经考四》:拓石之事,未识始于何时。然拓本之始见于纪载者,实自《石经》始。二经:指魏《石经》的《尚书》、《春秋》二经。萧梁:梁朝。皇帝萧氏。魏《石经》所刊经数,据《西征记》、《洛阳伽蓝记》皆载为《尚书》、《春秋》二部。《隋书?经籍志》所载,亦仅存三字石经《尚书》九卷,《春秋》三卷,而注明《尚书》梁有十三卷,《春秋》梁有十二卷。王国维《魏石经考四》:《隋志》著录之二种《石经》,确为拓本。《志》与《封氏闻见记》均明言之。观其所存卷数,梁时所有魏石经《尚书》、《春秋》,均完帙。②开元二句:到了唐代开元年间,《石经》已散失零落,只剩下十三纸。而北宋皇?年间收拾丛残,也不过百多行而已。开元句:宋郭忠恕《汗简》卷七《略叙目录》云:韦述《西京记》云:贞观中秘书监魏徵参详考验蔡邕三字《石经》凡十数段,请于九成宫秘书监内置之。后天后移于著作院。巨按,唐开元五年得三字《春秋》;臣仪缝《石经》面题云:臣钟绍京一十三纸。又有开元字印,翰林院印。皇?句:作者自注:《隶续》所录宋皇?间洛阳苏望刻石,予以行款求之,得一百十二行,实止八百一十九字。皇?,宋仁宗年号(1056—1063)。丛残:指琐碎零乱的东西。王国维《魏石经考四》:宋皇?癸巳,洛阳苏望得拓本于故相王文康家,刊以行世。欧阳《集古录目》谓其莫辨真伪,余疑其即开元内府之十三纸。③岂谓二句:如今不用说承接了正始风流,人们的眼福简直可以傲视欧、黄了。正始:三国魏齐王曹芳年号(240—248)。正始年间,名士风流,盛于洛下。故称正始风流、正始之音。本诗中借用此语谓《石经》。因汉末兵乱,熹平石经被毁,魏正始时更造石经,有古文、篆书、隶书三体,因称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欧黄:指欧阳修与黄伯思。欧阳修搜罗金石刻文,积至千卷,撮其大要,各为之说,后又各书其卷尾,成《集古录》十卷,共有四百馀跋,为宋代金石学著述的名作。其子,复摭其略,成《集古录目》二十卷。黄伯思,字长睿,号霄宾,又自号云林子。昭武(今福建邵武)人。北宋金石学家,学问淹通。撰有《东观馀论》、《博古图说》等。王国维《魏石经考四》云:宋以后,苏、胡诸刻尽亡,魏石经一线之传,惟存《隶续》,若存若亡者又六百年。今幸《周书》残石出于洛阳,我辈始得见正始原刻,固足傲视欧、洪诸君于千载之上矣。洪,指洪适。南宋学者。著有《隶释》、《隶续》,收录有石经残字。两句谓得观洛阳新出土魏石经《尚书》,眼福远过宋人。④尚馀二句:残石中《君?》的篇题还在,那么梅颐本的渊源就有待细细商讨了。君?(sh式):《尚书》篇名。王国维《魏石经残石考》云:癸亥春,乃闻洛阳复出魏石经残石一,两面分刻《尚书》无逸、君?二篇,《春秋》僖、文二公,字数至千馀。鄞县马君两至洛阳,复得无逸、君?未剖时拓本,中间《君?》篇,篇题一行与《春秋?僖卅一年》取济西一行具存。梅本:指梅颐本《尚书》。据《隋书?经籍志》载,东晋豫章内史梅颐向朝廷献出孔安国的古文《尚书》,比汉代伏生的今文《尚书》多出二十五篇。王国维收到马衡送来属题的《石经》墨本后,曾致书马衡云:灯下研求尊藏正始石经残石,王殷一石,乃《君?》末、《多方》首之文,足证中间无《蔡仲之命》一篇。按,今文《尚书》中,《君?》下紧接《多方》,古文《尚书》则插有《蔡仲之命》,据魏正始石经拓本,可证实梅本为伪书。


点击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篇
一键安装查字典教育客户端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