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上集)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
人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
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自家心里急,他人未知忙。
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秋来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
济济之士,为酒所伤。
蒿草之下,或有兰香。
茅茨之屋,或有公王。
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拂石坐来春衫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万事前身定,浮生空自忙。
叫月子规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一言不中,千言不用。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万金良药,不如无疾。
世事如明镜,前程似暗漆。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内容简介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这些内容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倡导行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
《增广贤文》虽以道家思想为主,但对儒家的说教并不排斥。文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与全书所弥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乐不可极,乐极生悲等;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如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